为理想架起一座桥梁——记经济学院学长交流会
发布日期: 2009-03-23 来源:
660

作为经济学院一年一度传统盛会的学长交流会在3月21日星期六晚上6点30分于西1-101教室和社科新生隆重见面。这次与同学们进行交流的优秀学长有4位,分别是金秋、许焕、陈昺见和张梦园。
此次活动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各年级学长的切身经历介绍以及经验积累为社科新生提供一定的帮助:通过介绍学习技巧和分享学习心态等,引发新生的共鸣,对其学习与生活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通过介绍自身选专业时的困惑和由此产生的思考,以及讲述对自身专业和某些熟悉专业的理解和真实感受,给新生选专业带去一些帮助;通过高年级学长对自身未来发展的规划,激励新生勇敢地追求未来。
首先和大家进行交流的是坚信“倘若我自己禁得起忍耐,奇迹就会来临”的金秋。她从学习与活动的安排、目标的重要性、大学学习以及负面情绪4个大方面谈了自己的经历与感受,给新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早定目标、早作准备是学姐给我们的一个经验。大学学习是金秋重点讲述的一方面,她这样说道,“学习是一条艰难的道路,没有捷径可言,努力和勤奋的付出是必需的。”“数学是一条难关,我们必须首先在思想上战胜它,然后在行动上战胜它。”“兴趣是一个老师,但没有兴趣也OK,因为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你们不需要太执着于一两门课的成绩,成绩只是一个工具,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学习能力的培养更重要。”“思考很重要,我们平时要多思考,多产生问题。”她还送给新生四个字——厚积薄发,告诉我们要坚信付出总有回报,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并不深奥的话语却字字带给同学们深深的启发,使得整个活动有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开始。
与金秋学姐侧重的方向不同,许焕从保研方面给同学们带来了重要信息。在大学里的专业排名、一定数量的论文以及领导力、社交能力、英语能力等较强的个人综合素质是获得保研的前提,是不可缺少的硬件准备。随后,学长又举例讲述了保校外的程序和保校内的程序,使在场的人都获益匪浅。最后,他给出了他个人的几条建议:绩点越高越好,成绩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不必吊死在一棵树上,做好多种准备,但要把握机会去尝试,不断提高自己;选择什么?关键是看自己以后想要怎样的生活。保研于同学们并不陌生,但又很陌生,许焕从自身经历总结的经验无疑给许多同学指明了一个方向。
第三个出场的是曾任经济学院学生会副主席,现在已拿到KPMG OFFER的陈昺见,他从工作的概览——简历告诉大家大学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首先通过和我们简要分享他在香港大学做交流生时的经历,指点我们大学的教育背景延伸到两所或更多学校会对以后有很大好处。他建议我们在大学是要抓住三到四次实习的机会,从兼职到像模像样的实习到参加招聘会,利用各种兼职消息、参加公司招聘宣讲会、参加学校精英团队、接触社会上的职业协会。学长本人大一就开始兼职,积累了很多工作经验。除工作经验外,领导的能力也是每位学生不可或缺的。他认为社会需要的不是死读书的人,体育活动、学生活动都应该适当参与。简历上还有一块地方是填特长的,学长说各个方面的长处都可以,学习上某方面杰出的成就、语言上的多样化、演讲的长处、交流的能力。
当前很多大学生都想出国,因此已获得芝加哥大学、约翰普林斯金大学等OFFER的张梦园和大家谈了出国留学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出国,大家不应该盲目追随潮流,要清楚明确自己今后需要怎样的生活,要做哪方面的工作。”出国首先要确定自己的专业,做好学校的定位,足够且准确的信息非常重要。她又强调出国前四年需要做的准备——大学四年每年应该注重的方向是什么,该做的准备是那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享受过程,调整心态是学姐送给在座每一个人的警言。另外,她还简要分析了自己专业——金融学的利弊,给了想进金融专业的同学更多可以参考的内容。
整个活动座无虚席,同学们个个热情高涨,掌声不断,专心向前辈取经。每位学长结束交流后,现场同学们积极提问,短信平台上也问题不断。在活动的最后,有疑问的同学还留下来和嘉宾们做了零距离接触,获得了很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学长交流会圆满落下帷幕,参加者都有所收获。学长奉献了点滴所得,为新生指引了今后的航道,为他们的理想架构了一座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