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学术精粹,秀自我风采—经济学院第九届学生论文报告会圆满举行

取学术精粹,秀自我风采
—经济学院第九届学生论文报告会圆满举行
25日晚,带着对经济学的探索与实践,浙大学子云集临水报告厅,共赴学术的盛宴——经济学院第九届学生论文报告会。
作为经济学院的品牌学术活动,经济学院学生论文报告会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对于学术研究的积极性、普及论文写作的有关知识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本届论文报告会本着“取学术精粹,秀自我风采”的宗旨,在传承前八届报告会优良传统的基础之上,加强了宣传力度,规范了评审制度。为了得到更高质量的论文,经济学院“挑战杯”的项目也纳入论文报告会一起评选。经过严格、细致的初评和复评,研究生组和本科生组分别评出了三等奖、鼓励奖以及一、二等奖的候选论文。在这些候选论文中,有对转型期中国经济的深刻分析;有对股改的认识;有对08年奥运会奖牌榜的预测的模型;还有对中国私营企业的微观生产率的研究……涉及方面之广,研究之深入,体现了经济学院学生对经济学领域前景的关注和深刻的认识。25日晚的报告会现场是本届论文报告会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12位研究生组和本科生组的学术精英携带他们脱颖而出的论文参加现场展示并进行激烈的答辩,角逐一、二等奖、特等奖的归属。
6点30分,论文报告会正式开始。到场嘉宾包括校团委副书记潘健老师、经济学院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卢军霞老师,终审委员会成员叶航教授、顾国达教授、俞洁芳副教授、杨晓兰副教授、叶建亮副教授、宋华盛老师等。
首先,校团委副书记潘健老师为本届论文报告会致辞。他肯定了经济学院广大学生在学术上的钻研和努力,并表示了对论文报告会这样的与当下大力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的学术性活动的支持。接着,经济学院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卢军霞老师总结了本届论文报告会的筹备工作,对参加初、复评以及到场的所有嘉宾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预祝本届论文报告会圆满成功。
随后,本科生组答辩和研究生组答辩开始。这12名选手充分运用五分钟的展示时间和五分钟的答辩时间向现场的各位老师及同学展示研究成果,言简意赅地传达自己的学术思想,并通过对话形式与评委进行现场交流,在与评委老师的互动中台上选手不断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
经过激烈的竞争,一、二等奖的获奖情况如下:
本科生组一等奖 |
北京2008远景展望--基于GAUSS开发环境下做出的有关北京奥运会的分析和预测 |
谈 非 |
网络接入定价策略--基于不同带宽的横向竞争策略 |
赖天行 |
|
张小杰 |
||
本科生组二等奖 |
股权分置改革于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 |
黄耀锋 |
行业协会在获取(资源性)进口产品的国际定价权作用的研究 |
董一欣 |
|
宁静 |
||
周霏 |
||
转型开放期我国商业银行薪酬机制改革探讨 |
曹舒瑶 |
|
不同时期上证综指波动非对称性比较的实证研究 |
苑亚朝 |
|
农险破冰 |
王颖晶 |
|
王 婷 |
||
偏好转变、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调整 |
陶永亮 |
|
研究生组一等奖 |
对双边自由贸易区“热”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刘文军 |
研究生组二等奖 |
主权财富基金的蓬勃发展及其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 |
李锋 |
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中国1978~2005年数据的验证 |
祝燕君 |
此外,研究生组的博士研究生王争同学以《星星之火,可否燎原?——中国私营企业的生产率表现和投资效率》一文获得了评委的一致肯定,以91.25的高分获得特等奖。
本科生组答辩和研究生组答辩结束后,叶航教授对本届论文报告会的参赛论文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对参赛论文运用较多现代主流经济学研究方法,以及论文质量的提高表示由衷的赞叹,同时希望同学们加强写作规范。
经济学巨匠保罗·萨缪尔森曾说过“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皇冠”。经济学也是惟一被授予诺贝尔奖的社会科学。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学术与科研已日渐显示出其强大的创造力与生命力。本届论文报告会带领着莘莘学子,以“经世济民”为信念,以“学以致用”为追求,怀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用科学洞悉社会百态。本届论文报告会的成功举办,给经济学院以及热爱经济学的同学搭建了一个展现自己学术研究水平的舞台,同时带动了经济学院优良学风的建设和整体学术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