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镜,方知兴替——记经济学院学生代表浙江辛亥革命纪念馆之行

发布日期: 2014-11-25 来源:xsyd 1556

为深入了解中华民族觉醒的历程,更好地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1122日,来自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财政学等专业的优秀学生代表,来到了坐落于鸡笼山西北的杭州辛亥革命纪念馆以及辛亥革命烈士墓葬群,在参观中追忆救亡图存的革命历史,在学习中感受誓死方休的革命精神。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里程碑,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的觉醒,为后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了解辛亥革命历史,探讨其成败得失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更好地理解我们党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地处环境优美的鸡笼山,辛亥革命纪念馆雅致的外表下却无时无刻不透露出庄严与肃穆。在队长的带领下,同学们井然有序地步入馆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雄伟的纪念碑。“国魂不死”四个大字镌刻其上,强烈的视觉冲击与油然而生的崇敬之情,让同学们在激动与感动之余,更感辛亥革命之悲壮。

纪念碑四周即是革命烈士墓葬群,现今与过往的空间交错下,时间似乎在飞速后退,同学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烈士们为了摆脱国家积弱积贫的状态,向着共同的价值追求,抛头颅,洒热血,只为实现心中“天下大同”之理想。历史或许会遗忘那一个个璀璨的名字,但是,名垂青史也许从来就不是他们的追求,“革命先驱”四字已是对它们最高的赞扬。

穿过革命烈士墓葬群,我们来到了纪念馆内部。总建筑面积仅有266平方米的纪念馆却承担起了一段厚重的历史。一张张斑驳的照片,一篇篇精炼的简介,仿佛将那个炮火连天的时代重新展现在同学们眼前。“它带领着我走进历史,走进当年的风风雨雨和苍莽大地。”由衷的感慨后是同学们久久的驻足,无关责任,只为那一份执着与沧桑。

在近半个小时的参观之后,同学们齐聚于纪念碑前,就本次参观心得展开了讨论。走出寝室,走下课堂,近距离感受历史的经历让同学们对辛亥革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深度讨论中,同学们结合革命失败的原因,指出只有坚持走群众路线,以为群众谋福利为宗旨,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才是政党发展的首要条件,这也正是我们共产党兴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辛亥革命背后,承载着太多历史的得与失,烈士精神需缅怀,历史也更需要被正视。以史为镜,方知兴替。如今的中国虽正走在高速发展的路上,却也不能忘记革命之精神,先人之遗志。前路漫漫,我辈当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大旗,不畏险阻,勇往直前!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团委

2014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