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信息]徐州师范大学

发布日期: 2010-11-04 来源: 719

徐州师范大学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是江苏省重点建设的省属高水平大学,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首批有资格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也是苏北地区首所本科高校。

学校现有21个专业学院以及成人教育学院、技术教育学院(社区学院)和独立学院科文学院,另设有1个直属教学单位、36个校级科研机构。学校现有66个本科专业,覆盖十大学科门类,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5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另有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已通过评审,待国务院审批),并具有教育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2500人。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2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接收17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校学习。

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兴校之本。在现有的1320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1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5人)、副教授43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59人。其中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32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者8人,省政府“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56人次,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9人,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1人,获得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3个、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2个、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

学校一贯注重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内涵建设水平稳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现有二级学科省重点学科8个,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近五年来,共获得国家基金项目54项、部省级项目92项。获得包括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部省级以上科研奖励43项。

 

 

 

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引进博士人才政策

 

一、引进对象及条件

博士A

1)国内优秀博士一般应毕业于中科院、社科院、“985”高校、“211”高校或排名前三的专业类院校的优势学科专业,境外优秀博士应毕业于世界一流大学。

2)导师应为同行公认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知名度的专家学者;或者博士本人是国家级科研项目的主要完成者。

3文科博士一般应在本学科一类(级)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篇,或SSCI/A&HCI 检索1篇;理工科博士一般应在本学科SCI一区发表论文1篇或在二区发表论文2篇;或者获得省级及以上级别优秀博士论文;或者学术成果虽不符合上述规定,但经学科专家组审议,认定其学术成果已达到相同或相近水平。

4)年龄文科一般不超过40周岁,理工科一般不超过35周岁,来校工作时间不少于5年,应保证全职到岗。

博士B

1原则上应在本学科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及以上,胜任核心课程讲授任务。

2)年龄文科一般不超过40周岁,理工科一般不超过35周岁,来校工作时间不少于5年,应保证全职到岗。

 

二、引进待遇

待遇

人员

安家费及

购房补贴

(万元)

过渡住房

科研费                  (万元)

配偶安置

备注

实验学科

非实验学科

博士A

安家费20

过渡住房90 M2 服务满10年 赠送100M2左右住房

20

10

酌情考虑

如符合相应条件可直接聘为校聘教授或副教授,过渡房免收房租;科研费实行立项和申报管理

博士B

8-10

60 M2

8-10

4-6

 

过渡房免收2年房租,科研费实行立项和申报管理

注:1. 博士A类安家费来校工作后首付10万元,剩余款项在服务期内按1/年分10年拨付;博士B类来校工作后先支付2万元作为安家费,剩余款项购房时凭购房合同一并支付。

2.引进待遇可视引进人才具体情况面议。

 

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专任教师岗位人才需求
单位 学科专业 优秀博士 一般博士 其他人才 备注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经济学院 国际贸易或世界经济 1 或1     苏老师
0516-83536936
syf20030625@xznu.edu.cn
金融工程 1 或1    
贸易经济 1 或1    
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 1       李老师
0516-83867478
glxy@xznu.edu.cn
财务管理 1 或1   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专业及相关方向
物流管理 1     物流管理及相关方向
行政管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