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光芒点亮经济学的海洋——2010年经济学院诺贝尔经济学奖竞猜颁奖典礼暨案例分析大赛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 2010-10-14 来源: 1822

金秋十月,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结果公布之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也开展了一年一度的“金牌活动”——诺贝尔经济学奖竞猜活动颁奖典礼暨案例分析大赛。本次活动激起了广大师生的兴趣和关注176位来自浙大各学院的同学们积极参加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竞猜和案例分析大赛,对经济学的热点问题和前沿理论都有了更深的认识。

此次活动得到了经济学院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大力支持,1013日晚举行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竞猜颁奖典礼暨案例分析大赛获得了圆满成功。活动分为案例分析大赛、诺奖竞猜结果揭晓和名师讲座等三大板块,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史晋川教授、经济学院副院长黄先海教授、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叶航教授、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荣祥副教授、公共管理学院君杰副教授、经济学院团委副书记王晓老师和陆飞华老师作为嘉宾出席了活动。

活动开始之初,首先由史晋川教授致开幕词。教授回顾了经济学院举办诺贝尔经济学奖竞猜活动的历史,这个活动经过多年的开展已经在经院人心中留下了很深的情结。他认为虽然此次竞猜活动依然无人猜中,但竞猜只是一个重在参与的过程,活动的目的是希望借此激发学生们对经济学经典理论研究的兴趣。

开幕词过后,精彩的案例分析大赛正式开始。四位参赛者从初选中脱颖而出,就各自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并接受了评委老师的提问。选手们对经济问题的解读和陈述充分反映了他们的理论功底和对经济学研究的热情,赢得了在座同学老师的阵阵掌声;而评委老师的提问和意见也使得他们对各自研究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最后经过评委们的讨论研究,王婷博士获得本次案例分析大赛一等奖,洪清源、李奥获得二等奖,倪子婧,刘佳获得三等奖

案例分析大赛告一段落,接下来是激动人心的诺奖竞猜结果揭晓。大家通过视频了解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历史和今年获奖者的情况。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由彼得·戴蒙德、戴尔·莫滕森以及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三位经济学家分享,三人的理论可以解释许多经济现象,包括“为何在存在很多职位空缺的时候,仍有众多人失业”,他们建立的经济模型还有助于人们理解“规章制度和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职位空缺和工资”。虽然无人成功猜中,但这并不影响大家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关注和热情。活动的最后由公共管理学院的君杰副教授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他对此次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主要贡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同学们获益匪浅。

诺奖竞猜活动给同学们了解经济热点、关注经济学前沿动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借由参与和互动,让诺奖光芒点亮经济学的海洋,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热忱和未来的无限可能。

此活动还受到钱江晚报,今日早报的极大关注,并在科教,财经版块做了整版报道。

 

                                 经济学院诺贝尔经济学奖竞猜委员会

经济学院研究生会,研究生分团委宣

20101013

 

钱江晚报报道链接:http://www.51028.com.cn/NewsPaper/content.aspx?dbid=1079&rq=2010-10-03&bc=a0011&kid=20101003000000208&tbn=T101

今日早报报道链接:

http://zjdaily.zjol.com.cn/jrzb/html/2010-10/14/content_5669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