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成功举办“幸福地图与心理成长攻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发布日期: 2019-05-27 来源:xsyd 486

    5月24日,经济学院 “幸福地图与心理成长攻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于基础图书馆文化空间成功举办,旨在进一步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活动邀请到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专职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注册心理师李娟进行授课。经济学院团委书记王璐莎老师主持本次活动。

    李娟老师毕业于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接受过精神分析治疗、催眠治疗、伴侣整合治疗、团体心理咨询等专业培训。她从事心理咨询工作10年,积累2500小时以上个体心理咨询经验,430小时以上的团体心理咨询经验,在个性与自我成长、人际关系、恋爱情感、学业发展与网络依赖等方面有丰富咨询经验。

    讲座伊始,李娟老师以“什么是幸福”引入,通过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了幸福就是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随后,李娟老师详细剖析了塞利格曼的“幸福五元素”,分别是积极情绪、投入、积极的人际关系、成就和人生意义。
    首先,积极的情绪是快乐的基本元素。尊重内心的需求、觉察自己的压力,并找到自己特有的方式滋养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以获得积极的情绪。当我们投入到这一过程,获得成就感,进一步地归属和致力于某样自认为超越自我的东西,便能确认自身的价值,找到人生的意义。除此之外,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也获得幸福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际关系,李娟老师强调,亲密关系的维持需要花费时间培养信任、发展寻求支持的行为,也需要为真实的自己留空间。

    最后,李娟老师还向到场的所有心理委员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对他人保有兴趣、看准时机伸出援手、评估自己能力的有限性和开展促进集体关系的活动等,希望同学们在发现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在遭遇生活中的重大改变、突发事件,或是表现情绪持续低落、忧郁倾向等症状时,马上寻求辅导员或心理咨询中心的帮助。相信通过这堂生动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经济学院的同学们对“幸福”这个词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今后也能绘出自己独一无二的幸福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