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问艺,越音寻古——经济学院赴绍兴社会实践

发布日期: 2018-03-05 来源:xsyd 493

201821日和22日,浙江大学经济学院2017-2018学年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实践小队依照日程安排顺利开展第五日、第六日社会实践活动。

第五日,小队成员们前往嵊州市周家坂村参观郑剑夫博物馆,对郑剑夫先生进行采访。第六日的内容是参观嵊州市艺术村、越剧艺术博物馆,了解嵊州的传统艺术。

第五日,实践团队队员们乘着车,七拐八绕地到达郑剑夫艺术馆的时候,天上还下着嵊州少,见的、纷纷扬扬的大雪。见郑老师时,他正在接受绍兴电视台的采访,我们一行人在工作人员安排下参观了郑剑夫艺术馆。结束了电视台的采访之后,郑老师带我们缓步走到三楼的创作室,郑老师与小队成员的交流有如拉家常,随性而深入。说到高兴处,郑老师还拿出手机,给我们看他年轻时候的作品,以及他如今的一些生活照。

       第六日,实践团队来到嵊州市艺术村和越剧艺术博物馆。艺术村集合了竹编、泥塑、紫砂、雕刻、戏曲服饰及字画古玩等一系列嵊州传统艺术,曾聚居了100多名嵊州传统艺人。即使是现在稍显冷清的艺术村依然保留了很多嵊州的精美工艺品,探访竹编厂旧址,精美的竹编展品美轮美奂,细密的竹篾交叉重叠,编织出动物的千姿百态和各种结实耐用的生活用品。窗外大雪纷飞,队员们在艺术村合影留念。

       之后队员们来到嵊州越剧艺术馆,了解了嵊州深厚的越剧文化。越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从最早的落地唱书到小歌班到现在享誉世界的小百花越剧团,嵊州越剧界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而嵊州越剧博物馆忠实地记录了绝大部分历史,并清晰地展现在陈列馆中:越剧名家的化妆箱、曾经的演出服……队员们感慨于越剧之美,拍摄了大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