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经济学院赴上海市“寻访红色文化景点”寒假实践团

发布日期: 2018-03-05 来源:xsyd 440

201821日,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赴上海市“寻访红色文化景点”寒假社会实践团来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这是一幢建于一九二零年的具有上海地方风格的石库门楼房,是当时出席大会的上海代表李汉俊和他哥哥的寓所。

    在朝阳的映照下,这栋石库门楼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旧式的石库门,青砖黛瓦,乌漆大门上一对黄铜吊环,拱形的石雕门框庄严厚重,高高的墙、小小的窗,这样的画面如同老上海的经典名片,更是那个时代刻下的深深的历史的烙印。在新天地的老街中,这是一幢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建筑,然而正是它,见证了中国自此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里的空气因为历史的负重而肃穆、凝重,这里的一砖一瓦因为伟人的指点江山而熠熠生辉。

进入馆内,鲜红的党旗像一片火焰般布满了我们的双眼,这种感觉是那样的神圣和高尚,让我们发自内心地崇敬和激动。在这里每一位参观者都放慢脚步,眼眸中饱含着追思和敬仰,用心去体会、去品味一件件展品中铭刻的光荣与辉煌。

中共一大会址展览厅摆放了许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物,这些历史文物展现了很多革命战争时期的战况,会馆还陈列了中共革命前辈的资料,包括孙中山、黄兴、秋瑾等革命志士的遗物、手迹等;展品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和毛泽东等一批早期党员开展革命活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空气因为历史的重负而变得凝重和肃穆,我们都不禁放慢脚步,眼眸中饱含着追思和敬仰,用心去体会、去品味一件件展品中铭刻的光荣与辉煌。仿佛亲身体验到在时空那一端正在发生着的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其中在我们身处的地方便有一件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那便是中共一大的召开。

展厅还按中共一大会议室原状开辟了一个蜡像室。那一尊尊栩栩如生的蜡像复原了当时的情形:毛泽东慷慨陈词,董必武侧耳倾听,李达会心微笑……个个踌躇满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伟大一刻:1921 7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载着光荣和梦想的巨舟,从这一刻起航。在这个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代里,有这么十三位青年,在上海法租界里这个不起眼的老式石库门住宅的简陋客厅里开起了秘密的会议。面对强大的中国统治者和帝国主义列强,居然宣布他们要改天换地,获得中国的万里江山……在这次会议上,这批伟人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章程、制定了救国救民的方针。正是由这十几个不起眼的人物发起的中国共产党,克服了千难万险,写下了人间的一个神话,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多么不容易有伟大的一件事呀!

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我们感受到今天的幸福道路是党指引的结果,更加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深刻含义。正是这样一股暖流从人们心中流过,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更化为一种精神上的鼓励,鼓舞我们把每一份热情,每一份向往都转化到平凡的工作中去,这也许就是党的精神的恒久魅力所在吧!

我们的党从无至有,经历艰难曲折无数,时至今日,我也更深一步地懂得了什么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高深境界,无数的革命先烈创造了中国共产党,泱泱大国所酝酿的巨变将是全人类史的伟大。
   
时光不再,英雄虽逝,精神长存,犹如黑夜中的明灯盏盏,照亮了党前进的道路,照亮了民族崛起的前程!抚今追昔,我们踌躇满志,我们所接过的使命,是不仅仅对党的忠诚与敬仰,更是令华夏子孙世代繁荣的热望。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赴上海市“寻访红色文化景点”寒假实践团

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