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烈士洒热血,数风流人物,还看青年 ——经济学院赴上海市寒假实践团

发布日期: 2018-03-05 来源:xsyd 580

130日上午,我们一大早就从酒店出发,搭乘地铁来到了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陵园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园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劣势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这里原为国民党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后与上海烈士陵园合并。

从正大门走入,中央广场上赫然立着邓小平同志的题词,题词碑下花篮敬立。我们在纪念碑前拉起学院实践红旗,合影留念。整个纪念馆以“英雄壮歌”为主题,纪念了从辛亥革命到建国前各位革命勇士的英雄事迹。

20世纪初的上海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活动基地之一。1903年,《苏报》连载邹容的《革命军》,宣传反清革命思想。1904年,陶成章等在上海建立光复会。1907年,秋瑾主编的主张女权的《中国女报》在上海创刊。这些新思想对推动民主革命起了很大作用。此外,革命党人宋教仁、陈其美等积极联络各行业商团,于19117月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促进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革命活动。19111010日,武昌起义爆发,上海革命党人积极响应,于113日举行武装起义并光复上海,建立了护军都督府。

我们看到,在短短几年内,中共迅速成长,这与革命党人的前赴后继的努力密不可分。我们惊讶于共产党发展之快,成员之齐心,队伍之团结。1920822日,在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1921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1921811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于上海。之后召开的中共二大提出了翻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一大和二大的召开共同完成了党的创建任务。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功。更令我们肃然起敬的是,中共一大召开时,有一位年仅19岁的代表刘仁静,当时他还是北京大学的学生。百年前,19岁的刘仁静已为国家为民族赴汤蹈火;反思衣食无忧的我们,是不是更应当跳出“小我”的局限,站在更高的视角看待事物,做出决定呢?

我们看到纪念馆里以标语的形式记录了许多年轻革命党人的家国情怀。蔡和森说,“我们要明目张胆地正式成立一个共产党!”俞秀松说,“我的志愿是要做一个有利于国、有利于民的东西南北的人。”宋教仁说,“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百年后的我们,绝不能坐享前辈浴血打下的江山,更应居安思危,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思考个人与国家间的密切关联。

下午我们奔赴宋庆龄故居。宋庆龄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矢志不移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文化教育福利事业、祖国统一及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全世界华人华侨中广受尊重和爱戴。很难想象在女性权利处处受阻的当时,宋庆龄克服了多少困难,忍辱负重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革命道路。遗憾的是,因修缮安排,宋庆龄故居2018年全年闭馆。我们在大门前合了影,出于好奇还是从外面偷偷看了两眼里面的风景,很漂亮的西洋建筑的风格,绿化也做的非常好。希望今后还有机会可以来到这里,一睹这位出色女革命家的事迹。

经济学院赴上海市寻访红色文化景点寒假社会实践团

201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