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迁植物标本感悟求是精神——记财政学1401团支部主题团日活动

浙大精神,百廿传承。在五四青年节浙大百廿校庆到来之际,财政学1401团支部于2017年5月4日上午8时45分在西二312教室组织了一次团日活动,从浙大西迁途中植物标本的角度缅怀浙大精神。
1937年日本轰炸杭州,浙大被迫西迁。至1946年浙大归杭,其间九年,浙大师生踏过山川涂泽,走过烽火之路。西迁期间,浙大教学科研活动正常进行,保持着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在浙大湄潭时期,环境相对稳定,是战乱中难得的平静时期,浙大生科院教师带领学生在湄潭采集植物标本数百份,烽火中不忘践行科研求是的精神。本次班会关注的标本以湄潭时期为例,穿越时光,眺望七十余年前的伟大实践。
同学们首先回顾了浙大西迁背景,大家被湄潭浙江大学旧址的艰难条件、浙大人躲避战乱坚持求学科研的行为所感动,继而了解了西迁时期浙大生物系师生采集植物标本的往事。七十多年前罗宗洛老教授那“国家正在危急存亡之际,我们的责任不在于科学上零零碎碎知识的积累,而在于赶快建立国家科学教育的基础”箴言至今仍振聋发聩,引发同学们深思。
在团日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同学们共同欣赏从西迁时期保留至今的植物采集标本,包括槲蕨、悬钩子蔷薇、假地兰、天蓝苜蓿等等精妙绝伦的标本,其中绥草最令大家印象深刻:千年前在诗经中出现,西迁时期被浙大师生采集、当前依然能在夏季的紫金港安中大楼附近觅得,同学们纷纷表示渴望一窥绥草真容以怀想当年浙大师生西迁时期才得绥草的喜悦。
穿越时光,眺望七十余年前的伟大实践,艰难中求是创新的精神至今依然能被我们所感受。小小标本从一个很小的角度揭秘浙大西迁,财政1401支部成员愿意不断挖掘更多真实的、可贵的故事和精神。共怀浙大精神,励精图进,以勉前行之路。
财政学1401团支部
2017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