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各位同学仔细阅读《消防安全知识》,注意用电安全!

发布日期: 2008-11-27 来源: 743

火灾基础常识

自普罗米修斯从圣殿山盗来火种之后,人类在火光的照耀下,逐渐摆脱了寒冷和黑暗,摆脱了愚昧和野蛮。但是,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火在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和痛苦。因此,人类在善于用火的同时,还要善于治火。社会发展到今天,物质极大丰富,科技高度发达,然而火对人类造成的灾难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愈加惨烈。从近几年国内火灾统计资料看,全国平均每年由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近15亿元,火灾次数达18万次,且呈不断上升之势,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损害。

一、         燃烧

燃烧的本质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非常复杂,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等。

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三要素)

可燃物、助燃剂、火源 

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或其它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称可燃物。

可燃物按物理常态可分气态、固态、液态。

气态有氢、甲烷、乙炔等。液态有油类、酒精、化学剂等。固态有木材、布、食物等。

助燃剂能帮助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主要是空气中的氧气还有其它氧化剂如浓硝酸、高锰酸钾等

火源指供给可燃物与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常见有明火、高温物体、机械热能、电热能等。

燃烧的发生

足量的可燃物、助燃剂、火源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相互作用发生燃烧。

火灾的定义: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按燃烧对象分A 类(固体可燃物)B类(可燃液体)C类(可燃气体)。还可分金属可燃物、电气、化学等。

普通固体物质火灾过程它分阴燃、轰燃猛烈燃烧燃烧熄灭阶阴燃阶段,主要是燃烧三要素中一至二个以上要素的数量级不足,使燃烧反应不能充分进行。此时表现出的现象,火灾燃烧范围不大,火灾仅限于初始起火点附近;室内温度差别大,在燃烧区域及其附近存在高温,室内平均温度低;火灾发展速度较慢,产生大量的烟雾。该阶段是灭火的最有利时机,也是人员安全疏散的最有利时机。因此,应设法尽早发现火灾,把火灾及时控制消灭在起火点。许多建筑火灾案例说明,要达到此目的,在建筑物内安装配备灭火设备,设置及时发现火灾和报警的装置是很有必要的。此外,应设法延长初起阶段的持续时间。

     事例:上海商学院火灾当天早晨6点多,同室二们同学先发现其中一个堆放杂物的下铺冒起了火苗。因为当时火苗不是很大,她们本以为用脸盆接水,就可以迅速扑灭火苗。当她们两人端着脸盆,跑到同一楼层中间位置的盥洗室接完水准备返回宿舍时,却发现宿舍房门已经关闭,无法打开。

    没多久,她们就听到房间内传来一阵阵尖叫声和求救声。因为20余平方米的房间内,住着6个人,被子、蚊帐、衣物等易燃物迅速燃烧、火势蔓延,不过几分钟就冒出大量浓烟。据这两名女生回忆,因为宿舍有用热得快烧热水的习惯,她们怀疑是热得快引燃了堆放杂物的下铺。

    消防部门的防火专家分析说,起火的602宿舍本来是一个密闭空间,氧气浓度一般。然而,当这两名女生打开房门准备接水灭火时,突然涌入的空气很可能起到了助燃的作用,进而迅速燃起了大火。

   火灾转变成轰燃阶段。主要是聚积在空间内的燃烧三要素数量级因外因突变满足了可燃物表面燃烧的条件,整个空间内都充满了火焰,空间内所有可燃物表面部分都卷入火灾之中,燃烧很猛烈,温度升高很快(400-600)。房间内局部燃烧向全空间性燃烧过渡。它标志着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开始。对于安全疏散而言,人们若在轰燃之前还没有从室内逃出,则很难幸存。

猛烈燃烧阶段。这时空间内所有可燃物都在猛烈燃烧,放热速度很快,因而空间内温度快速升高,并出现持续性高温,最高温度可达1100左右。火焰、高温烟气从空间的开口处大量喷出,使火灾蔓延到建筑物的其他部分。室内高温还对建筑构件产生热作用,使建筑物构件的承载能力下降,甚至造成建筑物局部或整体倒塌破坏。为了减少火灾损失,针对火灾各发展阶段的特点,建筑防火设计中采取了在建筑物内设置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防火分隔物,把火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防止火灾大面积蔓延;选用耐火程度较高的建筑结构作为建筑物的承重体系,确保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不倒塌破坏。

燃烧熄灭阶段。在火灾全面发展阶段后期,随着空间内可燃物的挥发物质不断减少,以及可燃物数量减少,火灾燃烧速度递减,温度逐渐下降。直到把空间内的全部可燃物烧光,室内外温度趋于一致,宣告火灾结束。

逃生要点

平时要做有心人。一是沉着镇静——果断作出应急反应;二是争分夺秒——迅速逃离火场;三是判明火情——正确选择逃生之路;四是严防伤害——采取各种措施保护自身安全;五是争取外援——及时发出求救信号。用湿毛巾或湿棉被保护头部和口鼻部位,尽量蹲下或趴下减少烟雾伤害。在克拉玛依市友谊馆那场大火中,有一位10岁的小男孩看到舞台上方的纱幕布起火后,立即拉起比自己小4个月的表妹跑往通道,钻进厕所,结果大难不死。当事后人们问起他时,他说看过电视里的消防知识竞赛,火灾发生时厕所里没有易燃物,火势无法蔓延因而就相对安全。

身处楼房的,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的不应有的伤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

 

错误选择

    ----向光朝亮。这是在紧急危险情况下,由于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所决定,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光和亮就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它能为逃生者指明方向道路、避免瞎摸乱撞而更易逃生。而这时的火场中,90%的可能是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跳闸等,光和亮之地正是火魔肆无忌惮地逞威之处。

    ----盲目追承随。当人的生命突然面临危险状态时,极易因惊惶而失去正常的判断思维能力,当听到或看到有什么人在前面跑动时,第一反应就是盲目紧紧地追随其后。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模式有跳窗、跳楼,逃(躲)进厕所、浴室、门角等。只要前面有人带头,追随者也会毫不犹豫地跟随其后。克服盲目追随的方法是平时要多了解与掌握一定的消防自救与逃生知识,避免事到临头没有主见而随波逐流。

    ----
自高向下。俗话说:人往高处走,火焰向上飘。当高楼大厦发生火灾,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火是从下面往上着的,越高越危险,越下越安全,只有尽快逃到一层,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殊不知,这时的下层可能是一片火海,盲目地朝楼下逃生,岂不是自投火海吗?随着消防装备现代化的不断提高,在发生火灾时,有条件的可登上房顶或在房间内采取有效的防烟、防火措施后等待救援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
冒险跳楼。人们在开始发现火灾时,会立即作出第一反应。这时的反应大多还是比较理智的分析与判断。但是当选择的路线逃生失败发现判断失误而逃生之路又被大火封死,火势愈来愈大,烟雾愈来愈浓时,人们就很容易失去理智。此时的人们也不要跳楼、跳窗等,而应另谋生路,万万不可盲目采取冒险行为,以避免未入火海而先下地狱。